鏡裡境外:2016 柏林影展專題

作者
關鍵字
摘要
2016 年二月,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陳儒修教授率領傳播所研究生參訪世界三大藝術影展之一的德國柏林影展 (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簡稱Berlinale)。研究團隊在當地親身參與影展活動、蒐集相關資料,並訪談影展各單元策展人。返國後團隊成員於三月以「傳播夜沙龍:2016 柏林影展參訪與台灣電影行銷研究報告」形式在校內發表。本期專題即收錄其中三篇研究成果,以期為台灣電影未來走向、影展策劃帶來更多啟示。

曾宜婷的〈城市影展的品牌意象塑造—以柏林影展為例〉首先爬梳影展歷史,闡釋符號消費的意涵,並以利益關係人途徑探討城市與影展的合作關係。作者再以民族誌研究為方法,透過實地走訪、資料蒐集與訪談,具體說明柏林城市意象在戰後建築、藝文活動、難民議題等層面的體現,以及柏林影展之政治性與兼容並蓄的意象塑造,並最終為城市與城市影展的關係提出建言。

王慈華的〈由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探究影展議題型獎項之設立定位及其內涵〉,首先闡釋同志/酷兒影展的崛起及 Teddy Award 的淵源。依據觀察與訪談資料,進一步闡述影展電影如何令同志/酷兒「現身」並「賦權」,以及獎項本身與影展周邊活動如何透過展演,使酷兒社群、影展與參與者形成一種群體。最終指出Teddy Award 的獨特定位功能,並回看當下台灣的情境,期待有更多後續討論。

張婉兒的〈德國柏林影展中的台灣電影論述〉回顧了台灣電影與國際影展的歷史關係,並兼採用質化田野研究、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為研究方法,透過影展實地觀察與出版品資料蒐集,以中國與香港電影為座標,點出台灣電影在影展的缺席。作者並納入策展人訪談,檢視影展中台灣電影的論述脈絡、特質,以及「台灣新電影」時期對現今台灣電影論述的影響,並最終對未來提出展望。

此次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柏林影展研究參訪團成行不易,有賴相關單位支持,特此向提供補助的中華民國文化部、中華民國外交部及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致謝,並感謝台灣駐柏林文化辦事處及國家電影中心在參訪行程中給予諸多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