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歷史與宗旨

成立至今已有33年歷史的《廣播與電視》期刊,為因應新興媒體與科技的研究趨勢,2023年經由編委會決議,正式於2024年5月更名為《亞洲廣電與新媒體研究》(Asian Broadcasting & New Media Research)(第43期)。

 

創刊於1992年7月的《廣播與電視》期刊,是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發行一年兩期的學術刊物,由該系教授群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組成編輯委員會,並負責編輯庶務及發行事宜。為提昇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相關學術研究,強化實務經驗交流,自1991年起公開徵求中文稿件,經過嚴謹匿名審查方式定期發行廣電新媒體相關領域極具學術價值與代表性刊物,讓學者專家之創新或深度研究成果得以與各界共享。

 

2019年底由新任主編林翠絹教授進行期刊定位與網站改版,將原有的期刊英文名改為“Journal of Audio-visu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以強調新媒體科技的重要性,並延攬國內外多位傳播學者加入新編輯團隊,公開接受中英論文投稿。自國家圖書館頒發「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獎項後,《廣播與電視》榮獲2020、2021、2022連續三年傳播領域【期刊長期傳播獎】第三名,2020年傳播學門【期刊即時傳播獎】第五名,是一本歷史悠久且具學術聲譽之期刊。

 

《亞洲廣電與新媒體研究》嚴守國際學術規範,採用匿名審稿方式。凡與廣播、電視、電影、影像、電訊新媒體領域有關,且未曾於他處刊登之學術研究文章,和新書評介等各類中英文稿件,均歡迎投稿。

 

本刊宗旨及特色為:

(一)以影音科技、電訊發展及新媒體匯流為取向,鼓勵原創性研究和學術社群之交流。

(二)關注閱聽人分析研究與電子媒介對當代社會之影響。

(三)深耕廣播電視、電影、電訊之產業政策及實務相關研究。

(四)持續發展跨領域多元創新傳播研究。

(五)提供亞洲傳播研究社群知識發表的平台。